做小红书运营的朋友们,有没有过这种窒息时刻?想搜自家品牌的笔记看看传播效果,刚在搜索栏敲了品牌名,下拉框里直接弹出 “XX 品牌智商税”“XX 产品烂脸避雷”—— 这哪是下拉词啊,简直是扎在品牌心上的 “刺”!更闹心的是,小红书用户对 “搜索推荐” 的信任度特别高,很多人搜品牌前都会先看下拉词,一旦看到负面,大概率会直接划走,连了解的机会都不给品牌。
我在做线上推广运营这几年,见过太多品牌栽在小红书下拉词负面上。去年有个做国货彩妆的客户,本来靠 “平价替代” 的定位在小红书攒了不少好感,结果因为 “XX 眼影飞粉严重” 的负面下拉词挂了两周,笔记点赞量掉了 60%,新品预售量直接砍半。后来我们帮他们处理完负面词,又花了一个多月做口碑修复,才慢慢把用户信任拉回来。其实小红书下拉词负面不是 “死结”,它的生成逻辑和抖音、百度不一样,更依赖社区内容互动和用户搜索习惯,只要摸透规则、用对方法,不仅能删掉负面词,还能把下拉框变成品牌的 “种草入口”。今天这篇文章,小马识途营销顾问就把在小红书实战的经验掰开揉碎了讲,从负面词怎么来的,到具体怎么删、怎么防,手把手教你守护品牌在小红书的口碑。
一、先搞懂:小红书下拉词负面是 “怎么冒出来的”?
要删负面下拉词,得先明白它的 “生成逻辑”。小红书和其他平台最大的不同是,它是 “内容社区 + 搜索工具” 双属性,下拉词不仅靠用户搜索数据,还和笔记内容的 “互动热度” 强绑定。简单说,就是平台会根据 “用户搜什么、看什么笔记、给什么笔记点赞评论”,把高频关联的词汇推荐成下拉词,核心逻辑是 “搜索行为 + 内容互动” 双驱动。
具体来说,负面下拉词的生成主要有三个 “推手”,每个都和小红书的社区特性紧密相关:
第一个是 **“笔记种草” 反变 “笔记踩雷”**。小红书用户习惯 “搜品牌 + 看笔记” 做决策,如果平台上有大量吐槽品牌的 “避雷笔记”,标题里带 “XX 难用”“XX 踩坑”,而且这些笔记的点赞、收藏、评论数据都很高(比如单篇点赞超 500),算法就会判定 “品牌名 + 负面词” 的关联性强,慢慢把负面词放进下拉框。之前有个做护肤品的客户,有个用户发了条 “XX 精华用了爆痘” 的笔记,因为配图真实、描述详细,评论里全是 “我也爆痘了”,单篇点赞破 3000,没一周 “XX 精华爆痘” 就成了下拉词,后来花了 10 天才处理掉。
第二个是 **“集中式负面搜索”+“关键词联想”**。可能是某段时间里,因为产品问题、售后纠纷,或者竞争对手买水军,大量用户集中搜 “XX 品牌诈骗”“XX 面膜有荧光剂”。这种短期高频的搜索行为,会快速触发算法的推荐机制。更麻烦的是,小红书的下拉词有 “联想延伸” 功能,比如搜 “XX 口红” 的用户多,而 “口红掉色” 是行业高频负面词,算法可能会自动关联 “XX 口红掉色” 放进下拉框。之前有个做小众香水的客户,就因为行业里 “香水留香短” 的讨论多,被关联上 “XX 香水留香短” 的下拉词,其实他们的香水留香能达 6 小时,纯属 “躺枪”。
第三个是 **“负面评论” 反向影响搜索推荐 **。如果品牌的官方笔记、合作博主的笔记下面,有很多用户留言 “千万别买”“踩雷了”,而且这些评论被大量点赞(比如单条评论点赞超 100),算法会认为 “用户对品牌的负面反馈多”,进而把评论里的负面关键词和品牌名绑定,推荐成下拉词。我之前接触过一个做家居用品的客户,他们的官方笔记下面,有个 “XX 收纳盒质量差” 的评论被点赞 200+,没几天 “XX 收纳盒质量差” 就出现在了下拉框,后来还是靠删除负面评论、补充正面评论才解决。
搞清楚这三个 “推手”,就能发现:小红书下拉词负面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,处理时不能只盯着 “删词”,还要结合笔记内容、用户评论一起优化。接下来,就给大家分享小马识途团队在小红书实战的 “三阶删除法”,不管是不实负面、真实问题引发的负面,还是关联负面,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。
二、实战攻坚:小红书负面下拉词的 “三阶删除法”
第一阶:精准诊断 —— 先搞清楚负面词 “属于哪种类型”
在动手删词前,第一步必须是 “诊断负面词类型”,不同类型的负面词,解决方法完全不同,搞错了方向只会白费力气。我们通常把小红书负面下拉词分为三类:
1. 不实负面词(无事实依据,造谣 / 抹黑)
这类负面词没有任何真实依据,可能是用户造谣、竞争对手恶意引导,或者信息误解。比如 “XX 品牌是三无产品”“XX 面霜含激素”,但品牌有正规资质(营业执照、生产许可证)、产品质检报告,能证明清白。之前有个做宠物用品的客户,被对手买水军刷了 “XX 猫砂有毒” 的负面词,我们帮他们收集了质检报告、用户的正面反馈,3 天就通过平台投诉删掉了。
2. 真实问题引发的负面词(品牌自身有问题)
这类负面词是因为品牌确实存在问题,比如产品质量缺陷、售后响应慢,导致用户不满,进而出现负面笔记、负面搜索。比如 “XX 粉底液卡粉”“XX 客服不回复”。面对这类负面词,不能只想着 “删”,必须先解决自身问题,否则就算删掉下拉词,负面信息还会卷土重来。
3. 关联负面词(躺枪型,无直接关联)
这类负面词不是针对品牌的,而是因为和行业负面、同音词、近义词关联,被算法误推。比如做 “XX 果汁” 的品牌,因为 “某果汁含防腐剂” 的新闻,被关联 “XX 果汁防腐剂”;做 “XX 充电宝” 的,因为 “充电宝爆炸” 的热点,被关联 “XX 充电宝爆炸”。这类负面词虽然不是品牌的错,但对用户认知的影响同样大。
诊断方法也很简单:先内部核查(看产品是否有问题、售后是否有纠纷),再搜 “品牌名 + 负面词” 看相关笔记(如果笔记少、数据差,可能是关联负面;如果笔记多、数据好,可能是真实问题或不实负面),最后收集证据(资质、质检报告、用户反馈)确定类型。
第二阶:针对施策 —— 不同类型负面词的 “删除技巧”
1. 不实负面词:平台投诉 + 证据举证,3-5 天搞定
对于不实负面词,最直接的方法是向小红书平台投诉,用充分的证据证明负面信息是虚假的。但很多品牌方投诉时会踩坑 —— 要么证据不全被驳回,要么不知道找哪个渠道,这里给大家分享我们团队的 “投诉模板”,按这个流程走,成功率能超 80%。
首先,准备 3 类核心证据:
品牌资质类:营业执照(加盖公章)、商标注册证、行业资质证书(比如化妆品备案凭证、食品生产许可证),证明品牌是正规的;
不实信息举证类:如果是用户造谣,要收集造谣笔记的链接、截图(包含发布者 ID、发布时间、内容)、虚假评论的截图;如果是对手恶意抹黑,能提供水军刷量的证据(比如相同 IP 的搜索记录、批量注册的账号信息)更好;
正面证明类:产品的质检报告(必须是权威机构出具的,比如 SGS、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)、用户的正面笔记截图(单篇点赞超 100)、媒体的正面报道,用来佐证负面信息是假的。
然后,走官方投诉渠道:
打开小红书 APP,进入 “我的 - 设置 - 帮助与客服 - 侵权投诉”,选择 “侵犯企业 / 品牌权益”,按提示填写信息:
投诉类型:选 “虚假信息 / 造谣”;
投诉内容:写清楚负面下拉词(比如 “XX 品牌诈骗”),说明 “该信息为不实信息,我司有 XX 证据证明清白”;
上传证据:按 “品牌资质 - 不实信息举证 - 正面证明” 的顺序分类上传,每个证据都要标注清楚(比如 “图 1:营业执照”“图 2:造谣笔记截图”)。
这里有个关键技巧:投诉后,一定要拨打小红书企业服务热线,转人工客服,报上投诉单号,说明 “负面下拉词影响品牌正常运营,请求优先审核”。一般来说,证据充分的话,平台会在 3-5 个工作日内处理,负面词会被删除。
2. 真实问题引发的负面词:先解决问题,再 “正面覆盖”
如果负面词是因为品牌自身有问题(比如产品质量差、售后差),光靠投诉没用,必须先解决问题,再通过 “正面内容覆盖” 把负面词挤出下拉框。这里分享一个我们帮客户处理 “XX 运动鞋磨脚” 的实战案例,大家可以直接参考:
第一步:解决核心问题。
客户的运动鞋磨脚是因为鞋头设计过窄,我们建议他们优化鞋头版型,同时推出 “磨脚免费退换 + 送防磨贴” 的售后政策,先把用户的不满解决掉。
第二步:筛选正面关键词。
结合产品改进点,选了 “XX 运动鞋不磨脚”“XX 运动鞋舒适”“XX 运动鞋售后好” 三个正面词,这些词既符合用户搜索习惯,又能突出产品优势。
第三步:“正面笔记 + 搜索矩阵” 双管齐下。
1)、笔记方面:一周内发布 15 条正面笔记,包括 “新品鞋头改版实测”(博主上脚试穿,对比旧款和新款的区别)、“磨脚退换实测”(用户分享 “磨脚后申请退换,3 天就收到新鞋”)、“日常穿搭分享”(突出鞋子的舒适度)。每条笔记的标题、标签都植入正面词,比如 “#XX 运动鞋不磨脚 亲测有效”,同时投 100-200 元 DOU+,定向推给 “喜欢运动鞋” 的用户,提升笔记的点赞、收藏数据。
2)、搜索方面:发动内部员工、忠实用户、合作博主(共 200 人),每天早 10 点、晚 8 点,用不同账号搜正面词,搜完后点击相关的正面笔记,观看 30 秒以上,点赞、收藏、评论(评论内容要真实,比如 “看着好舒服,想买”)。
第四步:优化评论区。
在正面笔记下面,安排员工、忠实用户留正面评论,比如 “我买了新款,不磨脚”“售后真的好,送了防磨贴”,并且给这些评论点赞,让正面评论排在前面;同时联系之前发负面笔记的用户,说明产品已改进,提供免费试穿,让他们删除或更新负面笔记。
经过 12 天的操作,“XX 运动鞋不磨脚”“XX 运动鞋舒适” 两个正面词成功登上下拉框,“XX 运动鞋磨脚” 的负面词彻底消失,而且新品的笔记点赞量比之前提升了 40%。
3. 关联负面词:主动澄清 + 内容引导,消除误解
对于关联负面词(比如行业负面、同音词关联),核心是 “主动澄清 + 引导正面搜索”,让用户知道 “负面和品牌无关”。这里分享我们帮 “XX 果汁” 处理 “XX 果汁防腐剂” 关联负面词的案例:
第一步:发布 “澄清笔记”。品牌官方账号发了条 “关于 XX 果汁是否含防腐剂的说明”,配图是产品配料表(突出 “无防腐剂”)、权威机构的质检报告(标注 “未检出防腐剂”),文案里详细解释 “我们的果汁采用冷压工艺,靠低温锁鲜,不需要添加防腐剂”。笔记标题直接点明 “#XX 果汁无防腐剂 请大家放心”,并且在评论区置顶质检报告的高清图,方便用户查看。
第二步:做 “科普 + 种草” 类笔记。策划了 5 条科普笔记,比如 “怎么看果汁配料表?教你避开防腐剂”(在笔记里教用户 “看配料表有没有‘苯甲酸钠’‘山梨酸钾’,我们的果汁没有这些成分”)、“XX 果汁冷压工艺揭秘”(展示果汁的生产过程,突出 “新鲜、无添加”)。同时安排 10 个合作博主发 “种草笔记”,分享 “早餐喝 XX 果汁的日常”“XX 果汁搭配酸奶超好喝”,笔记里自然植入 “无防腐剂”“新鲜” 等关键词。
第三步:引导正面搜索。在澄清笔记、科普笔记的结尾,引导用户 “想了解 XX 果汁更多信息,搜‘XX 果汁无防腐剂’‘XX 果汁新鲜’就可以啦”;同时让合作博主在直播、评论里,提醒用户 “搜正面词看更多真实测评”。
经过 8 天的操作,“XX 果汁防腐剂” 的负面词从下拉框里消失了,“XX 果汁无防腐剂”“XX 果汁新鲜” 两个正面词成功上榜,而且用户的咨询量比之前提升了 25%。
第三阶:效果验证 + 复盘 —— 确保负面词 “不反弹”
删除负面词后,不能以为就万事大吉了,还要做 “效果验证” 和 “复盘总结”,避免负面词反弹。
效果验证主要看三个方面:
1、下拉词监测:每天用不同账号(自己的、家人的、同事的),在小红书搜索栏输入品牌名,看负面词是否还在,连续 3 天没看到负面词,才算删除成功;
2、笔记数据监测:搜 “品牌名 + 负面词”,看相关的负面笔记数量有没有减少,笔记的点赞、收藏数据有没有下降;
3、用户反馈监测:查看品牌官方笔记、合作博主笔记的评论,看是否还有用户提负面问题,正面评论的占比有没有提升。
复盘总结要回答三个问题:
1、负面词为什么会出现?是笔记问题、搜索问题,还是评论问题?
2、这次处理中,哪些方法有效?哪些方法走了弯路?比如投诉时,是不是因为证据不全被驳回过?正面笔记是不是因为内容不真实,数据不好?
3、以后怎么预防?比如加强笔记审核、定期监测评论、提前布局正面关键词。
把这些答案整理成 “小红书下拉词负面处理复盘报告”,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,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。
三、未雨绸缪:小红书负面下拉词的 “长期防护策略”
处理完一次负面容易,但要想长期避免负面下拉词,必须建立 “长效防护机制”。这里给大家分享小马识途为客户定制的 “监测 + 内容 + 用户运营” 体系,每天花 30 分钟就能做好,彻底杜绝负面隐患。
策略 1:建立 “每日监测表”,及时抓出 “负面苗头”
安排专人每天监测小红书下拉词、笔记、评论,监测内容包括:
下拉词:核心关键词(品牌名、产品名)、关联关键词(品牌名 + 常见负面词,比如 “诈骗”“难用”“质量差”);
笔记:搜 “品牌名 + 负面词”,看有没有新的负面笔记,重点关注点赞超 100 的笔记;
评论:查看品牌官方笔记、合作博主笔记的评论,看有没有负面评论被大量点赞(比如单条评论点赞超 50)。
监测后填写 “小红书负面监测表”,记录负面词、负面笔记、负面评论的情况。如果发现 “负面苗头”(比如出现 “XX 产品一般” 的中性偏负面词),立刻启动 “正面覆盖” 计划,把隐患扼杀在摇篮里。
策略 2:打造 “正面内容矩阵”,抢占算法推荐位
小红书的算法喜欢 “优质、高频、互动好” 的内容,只要品牌的正面内容足够多,算法就会优先推荐正面关键词,负面词自然很难冒头。打造 “正面内容矩阵” 要注意三个点:
(1)内容类型多样化
不能只发 “产品介绍”,还要发 “用户证言”“场景种草”“科普知识”“品牌故事”。比如做美妆的品牌,可以发 “用户实测:XX 眼影持妆 8 小时”“XX 口红日常通勤画法”“怎么选适合自己的眼影?”;做食品的品牌,可以发 “XX 饼干搭配咖啡超绝”“XX 零食的 3 种吃法”“我们的食材都是当天采购的”。多样化的内容能吸引不同用户,提升正面声量。
(2)发布频率 + 时间精准
根据我们的经验,品牌账号每周发 3-5 条笔记比较合适,合作博主每周发 2-3 条笔记,保持账号活跃度。发布时间选在用户活跃时段:早 8-9 点(通勤时间)、午 12-13 点(午休时间)、晚 7-10 点(休闲时间),这样能提升笔记的初始互动量。
(3)关键词布局精准
在笔记的标题、标签、正文里,合理植入正面关键词,比如 “XX 品牌靠谱”“XX 产品好用”“XX 服务贴心”,这样可以带动用户对正向关键词的搜索,带动正面下拉词的产出。
小马识途营销顾问认为,小红书下拉词的负面清除是阶段性工作,但小红书正面内容矩阵的建设则是长期工作,有经验的运营会在这些工作中注意关键词的优化,起到对下拉框提示词的优化作用,做到“一箭双雕”。
四、结语
小红书下拉词负面看似棘手,实则是品牌口碑管理的“晴雨表”——它既可能因不实信息或算法误关联让品牌“躺枪”,也会因产品、服务的真实问题给品牌敲响警钟。但从实战经验来看,只要摸透“搜索行为+内容互动”的核心逻辑,用对“精准诊断-针对施策-复盘防护”的三阶方法,就能将负面危机转化为口碑重塑的契机。
处理不实负面时,平台投诉需证据扎实;应对真实问题,先补短板再用正面内容覆盖;化解关联负面,主动澄清与引导搜索双管齐下。而更关键的是建立长效防护机制:每日监测抓早负面苗头,用多样化、高频次的正面内容抢占算法推荐位,让下拉框从“扎心刺”变成“种草入口”。
小红书的社区属性决定了品牌口碑不是一蹴而就的,下拉词的优化也需要持续投入。但只要将“监测-处理-优化”融入日常运营,不仅能避免负面反复,更能通过优质内容积累用户信任,让品牌在小红书的搜索场景中持续传递正向价值,真正实现从“危机公关”到“口碑增长”的跨越。